• 你的位置:体育生捷豹有多大 > 新闻动态 >

  • 链接创新驱动未来——中关村发展集团的科技服务之路
    发布日期:2025-04-12 11:36    点击次数:116

    翻开中关村的编年史,每一页都刻着“敢为人先”的创业基因。实验室里的潜心钻研、初创团队的锐意创新、领军企业的攻坚突破……许多精彩故事在这里交织成独特的创新生态。

    在这片沃土中,中关村发展集团以十五年光阴的深耕,将中关村的创业精神,淬炼成一套服务创新的方法论,与无数创新者共同绘制未来的蓝图,书写了一段从“拓荒者”到“共生者”的进化传奇。

    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

    创新生态的核心引擎

    在中关村,每一间实验室的灯光都映照着创新的可能。这里聚集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一流学府和研究机构,每年诞生的专利数在全国遥遥领先,但如何让这些“书架上的论文”变成“货架上的产品”,是一道待解的难题。中关村发展集团自成立之初,便肩负起破解这一难题的使命。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到新型研发机构,再到国家实验室,中关村发展集团深度对接战略科技力量,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让科技创新“最初一公里”与产业应用“最后一公里”高效贯通。

    以脑机接口技术为例,这项被誉为“人机交互技术”的前沿领域,曾因研发周期长令资本却步。2022年,中关村发展集团出资设立北脑基金,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专注于脑机接口研发与临床转化应用,链接脑机企业上下游关键环节。目前,其研发的“北脑一号”已进入临床研究,并成功帮助因渐冻症导致失语的患者重建交流能力,帮助高位截瘫患者实现“意念驭臂”;“北脑二号”不仅突破了国内高性能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猕猴对二维运动光标的灵巧脑控。

    这一突破的背后,是中关村发展集团服务科技创新源头的战略布局。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展示区,“小关店铺”前的机器人服务生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它不需要工作人员遥控,就能快速响应顾客的需求,准确拿取对方想要的饮料,并放到他的身前。研发该机器人的银河通用公司正是来自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其创始人王鹤不仅是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还担任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具身大模型中心主任。早在2023年8月,中关村发展集团就依托与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的AI科学家孵化基金,参与了银河通用的天使轮融资,并积极为其提供资源对接、展示推介等服务。

    除此之外,中关村发展集团还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设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金京工弘元,重点投资生物医药、医疗健康等领域;投资建设中国科学院纳米能源所园区,开展纳米发电机等前沿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积极探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车辆学院等高校院所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2024年底,中关村发展集团发布“星火行动”计划,推动国资国企与中关村科技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服务国资国企与战略科技力量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等工作,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力、新支点。

    正是通过对创新链关键节点精准布局,一条条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集群正在中关村发展集团的创新生态网络中形成。在人工智能领域,服务了银河通用、芯智达等1400余家企业;在集成电路领域,服务了中芯北方、兆易创新等300余家企业;在医药健康领域,服务了炎明生物、诺诚健华等1800余家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服务了史河机器人、国汽智控等1200余家企业。

    全栈式集成服务

    创新生态背后的“服务密码”

    从技术攻关到产业落地,从初创孵化到国际竞逐,在创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起跑的速度,更依赖生态赋予的持久耐力。

    位于中关村前沿技术研究院内的航景创新公司正是得益于这种创新生态的托举。2020年,航景创新公司承接“无人直升机携带灭火弹森林灭火”项目,技术验证、供应链保障、场景落地等系统性难题接踵而至。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等高校提供技术支持,协同产业链上下游10余家企业推动课题攻关,并通过旗下基金投资和科技租赁服务解决3000万元融资难题。最终,项目仅用4个月便完成了无人机挂弹夜间演练的工作目标,无人机携灭火弹森林灭火系统也顺利通过测试认证。

    半导体企业同源微公司的成长同样印证了集成服务生态的力量。作为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的首家入园企业,同源微负责人回忆说:“园区的集成服务体系,使我们这些技术出身的创业者能专注于技术和产品,而其他与创业相关的一些重要因素,比如资本、外部资源、工商税务,甚至是非常重要的市场资源,都帮助我们进行了对接,形成了全面的一站式服务。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能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条件下,最终做成这些复杂产品的根本原因。”从空间载体的物理支撑,到产业链的资源聚合,再到资本的精准滴灌,同源微公司已经连续四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0%,正加速成为高端X射线探测器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科技创新始于科技,成于金融。2017年,星油科技公司手握全球首创的星旋式流体机械技术,却因资产规模小无法在传统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中关村发展集团以“租赁+投资+服务”模式,累计提供资金超2亿元,助力其订单金额迅速增长,成长为国内低压气井开采领域的龙头企业。“中国不缺技术,缺的是能够给企业提供全方面金融解决方案的支持者。”星油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阿尔特汽车从50万元创业到创业板成功上市的蜕变,则得益于中关村发展集团提供的6亿元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如今其手握1914项专利,为全球80余家客户设计近500款车型,成为汽车设计领域的标杆。

    对于创新产品的研发来说,往往面临缺乏应用场景的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分摊高昂的研发成本,后续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迭代受限,成本更难降低。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关村发展集团创新“服务租赁”模式,与手术机器人生产商开展合作,购买手术机器人及其全套技术服务包,医院按开机次数支付服务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破解了创新医疗器械进医院难的问题。

    共性技术平台是创新生态的“粘合剂”,帮助打通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化生产的链条。为解决华北芯片设计企业高端测试资源匮乏的困境,中关村发展集团打造了华北规模超大、设备极先进的高性能芯片测试验证平台,年服务能力达百余家企业。这一平台不仅可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从晶圆到成品的全链条检测服务,还将在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加速研发进程以及扩大企业资源覆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关村发展集团布局集成电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等领域共性技术服务平台39个。

    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服务密码”,在于围绕创新源头,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打造了集基金投资服务、融资租赁服务、科技担保服务、科技咨询服务、技术研发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会展服务、产业园区运营服务、区域协同服务、跨境创新服务、云上科创服务等于一体的全栈式服务体系,助力Idea-IP-Industry-IPO转化过程更加高效,帮助创新型企业更快发展。截至目前,中关村发展集团累计服务科技企业18万家(次);累计投资科技项目4000多个,包括200多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项目、10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800家专精特新企业、90多家独角兽企业和160多家上市公司。

    更大范围链接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

    激活创新生态网络的价值引力场

    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之间的高效链接,是驱动创新的重要动力。不管是从中关村所承担的示范引领使命来考量,还是着眼于中关村自身的发展,都必须在更大的范围链接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经过十多年的积淀,中关村发展集团以服务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的高水平链接,编织了一张紧密联动的生态网络。

    中关村发展集团在北京培育的一个个高精尖产业集群,是这张网络的起点。中关村软件园聚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主体700余家、上市企业71家,年产值突破6000亿元,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则聚集了创新型医药企业600余家,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中关村医疗器械园、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也正在成长起来。这些园区早已超越了传统“办公空间”“生产空间”的定义,是承载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的生态样板间,是创新网络上的一个个“超级连接器”。

    从北京到京津冀,创新生态网络的辐射力正在持续放大。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运营,持续深耕细作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标杆合作项目,搭建京津冀三地企业协同创新的桥梁纽带。截至目前,津冀地区的项目已汇聚超过5000家科技企业。中关村发展集团通过区域创新合作网络,促进企业跨区域双向资源对接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中关村发展集团创新生态网络的“朋友圈”不仅扎根中国,更是覆盖全球。刚刚闭幕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共议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创新治理。中关村发展集团发挥链接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的平台优势,积极推动各项业务与中关村论坛深度融合,不断延伸着创新生态网络边界。

    链接的魔力,在于从“加法”到“乘法”的生态效应。当人才、技术、资本在同一网络中同频共振,其效能远超单一要素的叠加。当北京的技术在雄安新区生根、海外的成果在中关村转化,这种链接本身就成为创新的源泉,而这仅仅是开始。随着中关村发展集团持续深化大数据、AI等技术在数智园区、数智投行、数智金服、数智科服等数智化产品的建设应用,一张更加智能的线上科创流量网将逐步构建起来,“数智链接力”正推动生态网络迈向更高维度。

    创业没有捷径,唯有以进化破局。十五年来,中关村发展集团胸怀远大志向,勇于担当、锐意创新、艰苦奋斗,始终与科技创新主体携手并肩,共同编织了一张共享共生的创新生态网络,让每一粒创新的种子都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关村发展集团的蓝图愈加清晰:到2027年建成国内一流、2030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成为在科技服务领域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面向未来,中关村发展集团将以“二次创业”的奋斗精神,全面拥抱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浪潮,锚定2035年发展愿景,争当生态建设者、服务提供者、价值创造者、产业引领者,以变革者的智慧和引领者的勇气定义科技服务的新范式。

    当无数个创新型企业在中关村发展集团构筑的这片生态沃土中生根发芽,我们可以看到的就不仅是一家家企业的成长,更是伟大祖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坚定步伐。未来,这片沃土上,必将诞生更多闪耀世界的“中国答案”。



上一篇:函数零点全攻略:重点题型详解

下一篇:没有了